玉不琢,不成器,这个俗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典故。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卞和失望地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了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韩语中也有类似的俗语——“구슬이 서 말이라도 꿰어야 보배다”。本意是说玉珠就算有很多也还是要把珠子串到线上,做成项链或手镯才能好好使用,不然就会变成无用之物。这个俗语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实践的必要性,它是成才所必须的。即使天分再好,也要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近几年来韩国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韩国人也不断通过短期留学、实习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和业务实践能力。所以大家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想获得一席之地,必然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地发掘自己无限的潜力。
笔者 张晨雯
구슬이 서 말이라도 꿰어야 보배다.
guseul-i seo mal-ilado kkweeoya bobaeda.
구슬(guseul)=珠玉,꿰어야(kkweeoya)=穿,보배(bobae)=宝物,말(mal)=“马”(“马”是用来测量粮食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