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根本是什么呢?爱情?道德心?同情心?对于这个提问,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韩国的祖先则认为“孝”才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根本。自古以来,朝鲜半岛以孝为本。韩国的祖先认为“孝”是一个人行为的基础,所以格外重视孝道。这样的思想一直传承下来,直至今日,韩国人过年时还是会向长辈行礼拜年,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
“孝”思想相当于是韩国民族的一种信仰。古朝鲜时期,人们崇尚孝道感恩父母;三国时期,国家选拔孝子与孝女,授予奖赏,加以鼓励;高丽时代,王室实行了选用尽孝的老百姓当官吏的制度;朝鲜王朝以儒教思想为本,更加强调孝道。为了“孝”思想更加普及,朝鲜王室制作了《三纲行实图》、《童蒙先习》等有关孝道的许多书。在民间,《孝行录》等各种有关孝道的故事很流行。其中,《沈清传》是典型的强调孝道的古典小说。
为了让眼盲的父亲双目复明,女儿沈清果断地自我牺牲,充当投海祭神的供品。那就是《沈清传》。投海之前,沈清虔诚地向神祈祷:“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沈清一点都不冤,只希望看不见的父亲能够复明,用他的眼睛看到世界。”可见,沈清的孝心多么地深。
《沈清传》的作者不详,也不知道成书的具体时间,但《沈清传》与《春香传》齐名,都是用韩文写的说唱型小说,而自从世宗大王创出韩文后,朝鲜民间流行韩文小说,所以专家们推测《沈清传》约成书于18世纪。《沈清传》是朝鲜老百姓的文学,所以其文学表现单纯、朴素,非常真实。
韩国的祖先通过《沈清传》着力刻画了沈清对父亲尽孝的善良的性格。通过小说中沈清的形象,我们可以学到作为人、作为子女应尽的职责。
使人能成为真正的人的“孝”。我们一起品读朝鲜时期最孝顺的沈清的故事。
笔者 金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