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结束后,斗山商会通过运输业力图东山再起,并致力于东洋啤酒公司的发展。东洋啤酒工厂被战火摧毁,重新构建生产线已经难如登天。但经过努力,1953年6月,斗山商会旗下的东洋啤酒公司成功生产了第一批啤酒。然而,重建生产线并不是唯一的困难,东洋啤酒公司还需要突破韩国啤酒市场中的几个难关。当时,在韩国的啤酒市场中,已有美军推出的罐装啤酒、日本的朝日啤酒、韩国本土的朝鲜啤酒等不少成熟的啤酒品牌,像东洋啤酒一样的新品牌很难打入市场。朴斗炳会长决定孤注一掷。1955年,朴斗炳会长首先以提高质量、改善口感为目标,聘请了德国的啤酒专家鲁道夫·夏特。其次,朴会长把斗山商会彻底整编为“东洋啤酒总贩”,专门做东洋啤酒的流通。斗山商会管理昭和麒麟啤酒公司的时候,运营过啤酒销售网。加上,战争期间,斗山商会负责全国的运输事业,所以已经具备了全国范围的流通能力。因此,朴斗炳会长孤注的这一掷,是非常适时又有效的。整体上,东洋啤酒与斗山商会的结合,取得了最佳效果。其中,斗山商会实施的“日历营销法”是具有决定性效果的战略。
东洋啤酒公司利川工厂全景( 1993.7.1)。东洋啤酒公司创立于1952年,与当时的朝鲜啤酒一起形成了韩国啤酒产业的两大山脉。
战后,日历成为了韩国家庭的必备品。当时,记事本比较稀罕,也不像现代,有智能手机。那是连手表都格外珍贵的时代,想要算日子必须得有日历。斗山商会察觉到了这一点。
“广告模特必须是家喻户晓、大家都喜欢的有名的人。”这是朴斗炳会长下令制作日历时说的话。斗山商会用四开纸大小的高级道林纸,制作了每张收录三个月的四张日历。按照朴会长的要求,第一个日历的模特是韩国小姐及著名的舞蹈家。这些模特相当于现代的演艺人。也就是说,斗山商会推出了韩国最早的以著名演艺人为模特的写真挂历。当时,这写真挂历引起了巨大的市场反应。“请给我们挂历吧!”市场对挂历的需求愈来愈大,写真挂历不只是算日子的工具,更是自然地传递产品信息的媒介,东洋啤酒销量的增长趋势也愈加明显。
1991年,斗山的连锁公司东洋啤酒公司OB罐装啤酒的平面广告。OB啤酒的广告可谓是韩国广告业界初创时期划时代的“序曲”。
1970年,斗山商会开始推动企业的多元化发展。1960年,斗山商会把负责啤酒工厂维修和设备管理的部门设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起名为“东山土建”;1966年,东山土建的事业领域,从土木工程与建筑执照到电气工程与工程许可证,扩大了接单范围。1953年,斗山商会购买了“合同通信”49%的股份;1960年“4.19革命”之后,斗山商会完全收购合同通信。合同通信是韩国当前的跨国通信社“联合通信”的原型。斗山商会利用合同通信的通讯网做了OB啤酒的广告。这是韩国广告史上的转折点。以此为契机,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成立,正式开启了大众广告的时代。
讲演中的朴斗炳会长。扩大、发展“ 朴承稷商店”的朴斗炳会长,曾担任斗山集团首任会长。
斗山的事业如此蒸蒸日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朴斗炳会长对职员的关怀。有一个典型的实例。1960年初,在合同通信工作的一名记者,由于患有椎间盘突出症,递了辞职信。听到这个故事的朴斗炳会长,叫回了那个记者,打回了他的辞呈。“如果这是您辞职的理由,那么我不能接受您的辞职信。我给您病假吧。”朴会长还支付了他所有的医疗费。康复的记者,重新回到岗位,怀着报恩的心勤奋工作。只可惜,十年之后,这个记者因为高血压昏倒,不久之后便去世了。他的葬礼在仁川市举行。让大家吃惊的是,朴斗炳会长亲自参加了他的葬礼。
1973年,享年63岁的朴斗炳会长出殡的场面。
当时,朴斗炳会长患有癌症,正在与病魔斗争。本应该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的朴会长,突然出现在葬礼上,大家都惊呆了。其实,朴会
长的家人极力劝阻过,“您的健康状态不太好,派秘书去参加葬礼,也是尽心的了。” “那能跟我亲自去一样吗?”朴斗炳会长还是坚持亲自参加葬礼。两个月后,朴斗炳会长因癌症去世。可见,朴会长一生所积攒的并不是“豆”(源于“斗山”之名,“斗”为两豆子等谷物的容量单位),而是“爱”。甲骨文中,“关爱”的“爱”字与“企业”的“企”字的形状基本相同,唯一的不同点就是“爱”字中的“心”字。用“心”去经营一家企业,就会成为“爱”。成为“爱”的企业,必不会失败。
笔者 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