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庵坐落在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吐含山的半山腰上,是新罗佛教艺术全盛时期最伟大的作品,被收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石窟庵内部保存着本尊佛和38座雕像,由于它们有机地结合了建筑、水利、几何学、宗教、艺术等,因此更加出彩,在东亚佛教雕刻中,是当之无愧的杰作。
通过成熟的雕刻技术和写实的表现,完美形象化的本尊佛释迦如来坐像。
东海日出,清晨的微明沿着洞里的石路照着佛像的眼眶,佛像仿佛打瞌睡一样半闭着眼睛。被光反射的嘴角,笑容很慈祥。打坐冥想的样子就像会发光一样,其智慧照亮了世界。
“啊,如果他睁开眼睛的话,和平将要来到这片土地上……”旭日已在东方照亮,佛像依旧如此,仍然半闭着眼睛。脸上的光芒也已消失,像超越了世上所有的东西一样。“以我的智慧照亮了光芒,现在剩下的就是你们的任务了”,耳中听到慈祥的声音。
守护东西南北四方威严的四天王像。
这就是清晨看到石窟庵本尊佛像的人们说的话。最近,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保存,没有人能够与曙光一起看到石窟庵的本尊佛像。但是,观察初期发掘石窟庵的人们留下的记录,真是惊奇。从每个记录中都可以看出,它那仁慈的样子会让看到它的人心怀敬意。在这个世界上,石窟庵最好地再现了释迦牟尼达成正觉,即达到佛境时的瞬间。这就是它在1995年与佛国寺一起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佛国寺也位于石窟庵所在的吐含山山腰处。
石窟庵还有许多不亚于其艺术价值的传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氛,越是了解就越让人感叹的就是石窟庵。首先,过去石窟庵曾被称为“石佛寺”,具有在石窟之内建成的佛寺的意思。新罗景德王10年(751年)由当时的宰相金大成首次创建。
石窟庵由前室、扉道、圆形主室构成。前室是长方形的,两边的墙壁上各雕刻着四座八部神将。扉道是连接前室和主室的部分,左右入口雕刻了金刚力士像,狭窄的通道两侧各雕刻了两座四天王像。本尊佛像供奉在主室中间稍微靠后的位置上,主室入口两侧的墙壁上刻有梵天像、帝释天像、菩萨像、罗汉像等。本尊佛像正后方的墙壁上还刻有“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新罗时代的人们信奉佛教,相信现实是佛教中所说的轮回中的一个瞬间。据悉,石窟庵是金大成为了前世的父母而建造的。原来前世的金大成是一个贱民,出生在贫困家庭,他在十岁那年从来到家里的高僧那儿听到,如果给佛布施的话就会得福的故事。立即跑向母亲的大成对母亲说,“妈妈,把后山的田地送给佛吧,那样就能够摆脱贫困”。就在大成所说的田地是这个家庭唯一的财产,但是母亲看一眼孩子,默默地点了点头。高僧就这样得到了大成家里的唯一财产回到了山上。不知为什么,大成的家庭并没有得福反而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大成突然缠绵病榻,最终夭折。大成的所有家人大声痛哭的那一刻,邻村贵族大人家里的孩子出生了。正巧贵族大人在梦里见到了佛祖,梦中佛祖说,“这个孩子是邻村名为大成的孩子,从现在开始就委托你了,好好养育吧!”大吃一惊的贵族大人了解了一下,然后得知邻村有个名为大成的孩子突然死亡的事实。之后,贵族大人给孩子取名为金大成,让他好好孝顺前世的父母。因此,有了这样的说法,金大成为了现世的父母建造了佛国寺,又为了前世的父母建造了石窟庵。
本尊佛像头顶上方的天花板。在圆形天花板的中心使用了刻着莲花纹的大石头。
石窟内雕刻得最精致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石窟庵建成的时候,位于十一面观音菩萨像前面的大理石舍利塔,在日帝强占时期被拆除。本尊佛像后面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上雕刻着巨大的圆形莲瓣,从正面看它就像是这尊佛像的光环一样。墙壁上还设有10个龛室,原来每个龛室里都供奉着菩萨或弟子的雕像,目前其中的两个已经没有了。
本尊佛释迦如来坐像高3.45米,坐在莲花座之上。佛像的头发是卷发,头顶上突起的肉髻象征着终极智慧。额头宽,位于新月般眉毛下方的慧眼微睁着,凝视着东海。他穿的法衣既精致又真实。非常生动,就像是前世的某人将要复活一样。啊,果然是献出一切来建造的寺院。
L 庆尚北道庆州市佛国路873-243
T +82-54-746-9933
坐落在庆州市吐含山半山腰上的石窟庵全景。
笔者 淸露 图片摘自 文化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