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终于要进入正题了。现在才开始讲斗山集团的故事,前面的绪论确实比较长,但这意味着绪论跟本文一样重要。在韩国的产业史上,斗山集团占据的位置非常特别。斗山集团,是韩国唯一只用正土资本建立的公司。本土资本,这是斗山集团在韩国产业史上的核心价值,也是朴承稷商店的核心价值。
1952年朴斗炳会长收购东洋啤酒,之后改名为OB啤酒公司。
当然,一个集团的创立和成长,总会有挫折与艰难。韩国和中国都有一句俗话:“富不过三代”,意为“公司的经营权在第二代继承之后,很难保证持续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斗山集团的企业史值得关注。斗山集团创立的时代背景比较特别。斗山集团成立于1946年。当时,韩国刚脱离日本独立,政局混乱,加上,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整个韩半岛内忧外患动荡不安。普通老百姓每天只考虑生存,不考虑其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斗山集团是如何成立的呢?斗山集团的创立故事得从1933年朴承稷商店投资啤酒公司的事件开始讲起。
1933年,朴承稷成为了日本人成立的昭和麒麟啤酒公司股东之一。1930年代,日本的啤酒企业想要把日本啤酒卖到中国东北地区,但如果在日本制造啤酒,再送到中国东北地区,运输成本太高,所以日本企业决定在韩半岛建立啤酒制造公司,开办了朝鲜啤酒公司与昭和麒麟啤酒公司。当时,日本政府实施了怀柔政策,让一部分韩国人作为这些啤酒公司的股东参与经营。这个政策相当于给韩国人打开了财路。朝鲜第一商人朴承稷,当然也是参股人之一。
为纪念斗山集团创业100周年,OB啤酒推出带有“斗山集团100年”字样的听装啤酒。
1930年,以纺织物为主的朴承稷商店经营状况出现恶化,这是受了日本政府的影响。当时,统治韩半岛的日本政府,把韩半岛设为日军的后方基地,侧重于军事有关的产业,像纺织业一样的民间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朴承稷而言,昭和麒麟啤酒公司的出现,是一个转机。朴承稷开始对昭和麒麟啤酒进行投资,开啤酒代理店,兴办啤酒代销事业。韩国脱离日本独立以后,昭和麒麟啤酒公司自然地归属韩国政府,参股人之一朴承稷就成为了该公司的总管。1952年,斗山集团花34亿韩元的巨额,收购了昭和麒麟啤酒公司。
斗山是朴承稷的长子朴斗炳创立的公司。1950年,朴承稷会长逝世,享年86岁。1936年,朴承稷让朴斗炳继承“朴承稷商店”。朴斗炳毕业于京城高商,是一名才子。他曾在朝鲜银行工作四年,金融方面的知识很丰富。韩国解放前夕,朴承稷暂时关闭商店,观察市场变化趋势,到1946年,让长子朴斗炳继承家业,重新开店。这时,“朴承稷商店”改名为“斗山”。
年轻时的朴斗炳会长。
1936年拍摄的斗山集团三代同堂。创始人朴承稷(右),朴斗炳(第一代会长,左上),长子朴容坤(斗山名誉会长)。
斗山,寓意“一斗一斗地积聚起来,就能累积成山”,相当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朴斗炳抛弃以前无计划式的经营制度,想要建立现代式的经营制度,进行了一场经营上的改革。朴斗炳首次引进出勤册制度,新设社内棒球队,设立按能力分配的奖金制度,还尽力为职员提供
“全职员金刚上野游会”、“职员留学制度”等福利。1940年,斗山的一部分职员被送到德国及美国留学。这是当时少有的职员福利制度。
股份公司朴承稷商店的匾额。匾额左边放着朴斗炳会长的半身像,右边摆放的是创始人朴承稷的半身像。
1950年,扬帆起航的斗山,面临了一场最为严重的危机。朝鲜战争爆发了。所谓“祸不单行”。战争期间,朴承稷会长突然去世。朴承稷会长是朴斗炳最大的支持者。失去父亲的朴斗炳心神不宁,事业有了一点动荡。这时,夫人明桂春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1933年12月完工的韩国第一个啤酒工厂,朝鲜啤酒股份公司。
1951年,朴斗炳成立“斗山商会”(以前的“朴承稷商店”),开始进军贸易业。正好,当时斗山商会有14辆卡车。朴斗炳的夫人明桂春与陆军外资厅签下了军事物资运输的契约,正式开始做运输事业,以协助丈夫朴斗炳。朴氏夫妇相依为命,一起挺过了战争时期,但一个事业成败的核心在于“人”。“事业是为了让人过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斗山集团成功的核心,“人本”,即“人和”精神。
笔者 淸露
Copyright @2017 한중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