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石的《荞麦花开的时节》01]

  • 등록 2017.06.30 15:19:36
크게보기


       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副古朴奇幻的风景画。特别是在这些“化外之境”发生的惊奇故事,更由令人一唱三叹之妙。李孝石的《荞麦花开的时节》,谱写出了一曲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荡漾着优美的抒情,寄寓了“人性”。
       李孝石是陶醉于田园风光的韩国现代乡土作家。110年前,他出生于江原道平昌郡的蓬坪,这正是《荞麦花开的时节》的背景地区。李孝石的创作活动始于1925年,他在日本殖民地时期朝鲜总督府的机关刊物《每日申报》上发表了《春》一诗。他从1925年至1942年离开人世,短短的17年创作生涯,共发表了小说60余篇,散文80多篇以及大量诗歌、喜剧、评论等。
       其中,发表于1936年的《荞麦花开的时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李孝石的巅峰之作。这部小说不仅是李孝石的代表作,而且还是韩国乡土文学的奠基之作,因此被称为“韩国现代小说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自然世界的美好与纯真,还有殖民统治下当代朝鲜知识分子浓郁的思乡情怀。
       《荞麦花开的时节》的主人公徐生元是一个卖皮革的小贩儿,满脸麻子、左撇子。他很渴望爱情,渴求一个家,但只有一头驴长久陪伴着他。他与大驴“在同一家客栈歇脚,在同一缕月光的沐浴下,从一个集市赶赴另一个集市。就这样,一个人和一头驴一起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徐生元有故乡,却没有家。“由于欠债未还,沦落到连故乡都不得自由还归的境地,所以一年到头,穿梭于一个集市与另一个集市之间。在反复经过几千遍的路上来来回回,岁月不知不觉的流逝着”。
       “虽然一直因为家乡是青州而感到无比自豪,可好像从来没有回到过家乡。从一个集市到另一个集市,那路两旁美丽的江山,对他来说,就是日思夜念的故乡。在路上滴答滴答走上半日,临近开集的村子时,疲倦的驴会扯着脖子,用洪亮的嗓音嘶鸣一阵。这时,一般是傍晚,所以村子里各家各户的灯逐渐点亮,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每到这时,徐生元的胸中都会泛起一阵澎湃。”
       徐生元失去了故乡,把自己所有经过的地方都看作是自己的家乡。在他这一悲哀的心境中,我们能体会到乡土中“粗糙、悲痛的灵魂”,正如沈从文笔下刻画出的乡土人士,“柏子”。

 

笔者 金新星

海東周末
Copyright @2017 한중21. All rights reserved.

(주)무본/서울 아 04401/2017.3.6/한중21/발행인·편집인: 황혜선 서울특별시 중랑구 사가정로41길 6, 1층 101호 02-2215-0101/청소년보호책임자: 박정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