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电子02] LG电子的崛起,第二集:在命运的漩涡中抓住的机会

  • 등록 2017.06.02 16:23:01
크게보기

       金星社,即现在的LG电子,转瞬间成立了,其创立的过程堪称“风驰电掣”。LG电子的“始祖”乐嘉化学工业社(现LG化学)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奠定好了韩国化学产业的基础,积累了多年的经营经验,也积攒了巨额的财富。借此,金星社的创立就像是“顺风行驶的帆船”,非常顺利。1958年10月,金星社的第一家生产厂“莲池洞工厂”成功建立,正式拉开了韩国电子产业的序幕。
       创立金星社之后,具仁会会长要求开发的首款产品是真空管式收音机。负责开发这款收音机的是一名韩国的工程师,名为金海洙。金海洙出生于1923年,曾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读书。1943年,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班的他,被日军强制派到了仁川兵工厂,担任负责兵工厂的电和电器的主任,但他成功从兵工厂逃走,躲进了江原道的一座深山里,在矿场上担任电仪管理员一职。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之,金海洙到美军PX运营的一家收音机修理店工作。1958年,通过公开招聘进入了金星社。 

1967年2月,湖南石油开工仪式后,朴正熙总统(图左)与具仁会(图中最右)畅谈。

 

       当时,整个亚洲基本没有特别先进的电子技术,只有日本拥有能与美国抗衡的技术水平。日本的索尼已成功改造了美国开发的晶体管收音机,并向美国返销新款晶体管收音机。日本已有很好的电子产业的基础。毕竟,日本有自主开发的战船和战机,曾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大国战斗过,那技术水平是不可小觑的。

       韩国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日本曾残酷地掠夺韩国,别说是技术,当时的韩国连粮食都没有多少,无数老百姓忍痛挨饿。虽然日本从韩国撤走的时候,留下了不少产业设备,但韩国当时还没有能够使用这些设备的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如何能够自主开发并生产收音机呢?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收音机虽比汽车或船体积小很多,但晶体管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技术,当时美国都不想转让给日本这个技术。也就是说,开发收音机是件“难上加难”的事。

 

金星社真空管式收音机A-501的广告。(数据来源:LG-e历史馆)

 

       幸好日本离韩国很近,金星社“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日本进口所有的零件,组装出了收音机。但这样的收音机成本太高,比直接进口的收音机还贵,金星社只能选择自主生产零件,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金海洙开始致力于开发零件,与此同时,埋头设计收音机。

       1959年11月,金星社创立一周年之后,具会长接到了金海洙的电话。“老板,我们成功了。我们用自己的技术,自主研发了收音机。”金星社成功生产出了韩国第一台真空管式收音机“A-501”。收音机上印着金星社的皇冠和“Goldstar”商标。当时,美国的电子管式收音机珍妮丝(Zenith)统领着韩国的电子市场。

 

LG集团的创始人(故)具仁会会长。

 

       成功生产出第一台收音机,不仅让金星社的全体人员感动,金星社还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我们只要努力做,就可以成功”的信息,给国民加油鼓气。当时,韩国著名诗人金洙暎看到他夫人买来的金星社收音机,心里很感动,就写下了题名为《金星收音机》的一首诗。金洙暎以其诗《草》闻名,吟咏随风而晃草民的人生。金星社推出的收音机,勾起了伟大的诗人的诗性。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正如具会长“迈出的第一步会很痛苦”的话,金星社的第一台收音机成了电子产业的热门话题,但其销量并不好。金星社的收音机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打开销路。销售情况不佳有两个原因:第一,韩国的消费群偏好海外品牌;第二,市场上走私品的流通量太大。
       就算金星社通过乐嘉化学工业社盈利,但金星社本身的亏损规模实在太大,整个集团几乎陷入“经营不佳”的状态。“果然韩国不行。”金星社的职员都开始叹气了。很多人都觉得金星社只是等着破产了。这时,命运之神为金星社打开了另一扇门。

       1961年9月,一名戴着黑色墨镜的军人突然访问了釜山莲池洞的金星社收音机生产厂。生产负责人金海洙正好一个人在办公室工作,见到了这位军人,金海洙心里咯噔了一下。“最近经常上报纸的朴正熙议长啊!”朴正熙议长以政变的方式推翻了当时腐败的政权,掌握了韩国的政权,是一位国家级领导人物。也是现任总统朴槿惠的父亲。很多韩国人反对他掌握并维持政权的方法,认为“过于独裁”,但所有韩国人都承认,朴正熙总统推出的改革措施,为韩国经济的发展奠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LG集团成功研发的韩国第一台收音机“A-501”。

 

       1961年,朴正熙议长掌握的国家大权,即“用刀枪赢取的权力”。朴议长为了处理5·16政变的事情来到釜山,顺便访问了金星社的收音机生产厂。
       “请到这边来。”金海洙带朴正熙参观了零件加工室、收音机组装室、验品室,还向他介绍了收音机的生产过程。

       “这些设备都是哪国的?零件的国产化已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一天可以生产几台收音机?”

       朴正熙仔细观看设备,提问一个接着一个,看着朴正熙认真、严肃的神情,金海洙也不由自主地认真起来,并热情地解答。谈话的过程中,自然地谈到公司很有可能破产的情况,金海洙的眼眶都湿了。

       “公司真的很艰难。但我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公司职员的士气。不让走私品和免税品在市场上流通,韩国的电子产业才能兴盛起来。”

       朴议长静静地听着金海洙的说明:“我明白了!等等看吧。很快会有好消息的。”

       一周之后,韩国政府最高会议发布了禁止走私品和免税品的法令。随着市场上流通的走私品减少,金星社收音机再一次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卖得十分火爆。加上,政府也开始提供援助。作为韩国政府中央行政部之一的“公报部”,展开了“为农民或渔民送出收音机”的活动,订购金星社收音机的电话响个不停。本来一年不到一万台的销售量,到1962年就增加到了13万7千台;韩国的收音机普及量1961年只有89多万台,到了1961年年末增加到了134万台。

 

 

笔者 淸露

海東周末
Copyright @2017 한중21. All rights reserved.

(주)무본/서울 아 04401/2017.3.6/한중21/발행인·편집인: 황혜선 서울특별시 중랑구 사가정로41길 6, 1층 101호 02-2215-0101/청소년보호책임자: 박정용